广东教育高考报名系统考生端2020
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广东高考报名入口官网登录
2022广东高考报名入口官网登录
2022广东高考报名入口官网登录,考生应先进入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凭姓名、证件号注册考生账号,设置密码,并绑定手机号。2022广东高考报名入口官网登录。
2022广东高考报名入口官网登录1
2022年广东高考报名系统网址为。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即夏季高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
6月7日:语文(9:00-11:30)、数学(15:00-17:00);
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11:30)、外语(15:00-17:00),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注意:由于部分省市已经实行新高考综合改革,因此如广东、河北等多个新高考省份在2021年的夏季高考时间为6月7日-9日;山东、浙江等较早实行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在2021年的夏季高考时间则为6月7日-10日;而全国卷区的四川、云南、贵州、河南等省份则仍为6月7日-8日。
由于各省市2022年高考招生工作规定往年基本集中在四、五月份公布,因此具体的高考时间安排届时以各省出台的规定为准。
2022广东高考报名入口官网登录2
符合有关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向所在市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受理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10日。未在截止日期前提出申请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
1、烈士子女(非军人烈士子女)考生申请加分,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家庭户口本(含考生及父或母)、父母结婚证、烈士证明书、抚恤证等原件及复印件。
2、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取消台胞及台胞子女在我省就读相关证明事项的通知》(粤府台发〔2018〕3号)要求,参加普通高校统一考试,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五年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之一的.台胞,或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簿》的台胞子女(籍贯为台湾),在办理高考照顾录取手续时,需提供上述相应证件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3、参加普通高考的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向市招生办公室提出加分资格申请时需提供本人退出现役证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退出现役证需复印封面及内页。
2022广东高考报名入口官网登录3
广东高考分数线:一本文573理577
一本:
文科类总分573分,理科类总分577分,体育类文化科总分410分,体育术科240分,美术类文化科总分345分,美术术科234分,音乐类文化科总分348分,音乐术类230分
二本:
A线(含执行本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提前批本科院校)文科类总分524分,理科类总分519分,体育类文化科总分330分,体育术类200分,美术类文化科总分335分,美术术科224分,音乐类文化科总分330分,音乐术类207分。
B线(含执行本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提前批本科院校)文科类总分474分,理科类总分483分,体育类文化科总分320分,体育术类198分,美术类文化科总分325分,美术术科214分,音乐类文化科总分315分,音乐术类202分。
三本:
A线(含执行本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提前批专科院校)文科类总分403分,理科类总分407分,体育类文化科总分292分,体育术类183分,美术类文化科总分285分,美术术科195分,音乐类文化科总分280分,音乐术类180分。
B线(含执行本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提前批专科院校)文科类总分270分,理科类总分280分,体育类文化科总分260分,体育术类178分,美术类文化科总分255分,美术术科170分,音乐类文化科总分255分,音乐术类160分。
广东2020年高职院校依学考成绩招生开始征集志愿
疫情尚未结束,大家尽量避免去人口聚集的地方。下面是广东2020年高职院校依学考成绩招生开始征集志愿的相关信息。一起关注广东2020年高职院校依学考成绩招生开始征集志愿吧!
我省2020年高职院校依学考成绩招生第二次投档录取于4月19日结束。据统计,两次投档共录取14.9万人,其中,文科类录取68507人,理科类录取75857人,体育类录取1535人,音乐类录取220人,美术类录取2791人,舞蹈类录取27人,广播电视编导类录取47人。多数院校已完成了招生计划,但由于考生填报志愿不平衡等原因,仍有部分院校招生计划出现缺额。经研究,省招生办决定对部分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进行征集志愿,并组织二次录取。
填报条件
征集志愿资格线为:文科类100分;理科类100分;体育类文化科总分100分、体育术科165分;音乐类文化科总分100分、音乐术科150分;美术类文化科总分100分、美术术科150分;舞蹈类文化科总分100分、舞蹈术科150分;广播电视编导类文化科总分120分、广播电视编导术科180分。
凡参加了2020年高考报名及2019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的语文、数学、英语考试,成绩达到征集志愿资格线,且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和广播电视编导类考生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至少有2门学科成绩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参加“依学考成绩录取”征集志愿填报。
志愿征集时间及办法
4月21日10:00-22日10:00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管理系统考生端”()进行填报志愿。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志愿,逾时一律不再受理。已被录取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录取结果查询方式
4月21日10:00起,考生可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gdsksy),在页面底部选择“小程序”栏,通过考生号和密码登录查询录取结果。省教育考试院也将通过号码106904886向已录取考生在高考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号码推送录取结果,请考生注意查收。
注意事项
省招生办负责人提醒考生,依学考成绩录取是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广大考生应把握机会积极参加征集志愿录取,填报志愿时,一是认真查看征集志愿高校招生章程,特别是身体条件要求和考试成绩要求等情况,并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避免因不服从专业调剂或身体条件受限,被院校退档。二是本次征集志愿院校有部分是收费较高的民办高校,还有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考生填报志愿时,须根据自身家庭经济情况和个人意愿,认真查看有关高校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招生章程,慎重填报。三是考生如确定不再进行志愿修改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点击“确认志愿”。未在网上确认的志愿无效。考生点击“确认志愿”前,须认真核对所填报的院校及专业志愿。填报的志愿最终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考生投档以最终确认的志愿数据为准。
4月22-23日省招生办组织缺额院校进行征集志愿录取时,以考生重新填报的征集志愿为准,考生原填报的院校志愿无效。符合以上条件未被录取且有意向参加征集录取的考生,必须重新填报志愿。具体缺额院校及计划数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及门户网站查询。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2020年4月20日
以上就是关于广东2020年高职院校依学考成绩招生开始征集志愿公告。随着方舱医院的“退休”、援鄂医护人员的回家,全国各项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同时各省也确定了开学时间及考试时间。我们将根据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动态更新并通知考试的报名和考试安排,更多资讯关注环球网校快问网站。
广东高考报名网址
报名方式及报考手续
(一)报名前,应届毕业生、社会青年应事先在所在中学或县(市、区)招生办公室领取考生本人的考生号及上网初始密码。报名时,考生通过考生号及初始密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站(网址为:),并立即修改初始登录密码。报名时,考生必须通过报考网站认真阅读了解报考须知,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在网上自行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报考信息、简历信息、家庭情况等),电子摄像,并网上交纳报考费,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持二代(或三代)身份证和户口簿到考生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中学)确认报名资格、校对和核准报考信息、采集指纹。应届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可由学校负责事先核准考生的户口所在地以及其它报考条件,然后到报名点(中学)办理集体报考手续。社会人员须持毕业证书或相应学历证明到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中学)办理报名手续。具体报名办法按《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网上报名实施细则》(见附件2)进行。
(二)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按以下要求办理报考手续:
1.考生报名时,必须出示广东省常住户口簿(2017年12月10日前迁入)和身份证,并交全户人员的户口簿复印件;购房入户的,还需出示房产证,否则不予办理报名确认手续。
2.考生必须具备完整的三年高中学籍材料。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应届生,除具备原籍就读学校的学籍材料外,还必须具备在我省就读期间完整的学籍材料,否则不准报考。对弄虚作假而取得报名资格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报名资格。
3.应届生必须填写《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学籍户籍审核登记表》(见附件4),并按《关于做好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2011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籍户籍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往届生须填写《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核表》(见附件5),并由户口所在地县(市、区)公安局、招生办公室审核盖章。
(三)符合在我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条件的随迁子女应根据《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有关的通知》要求,在高考报名前提供本人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和相关的资格证明材料由所就读的中学初审,并由市或县(区)招生办汇总后,分送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并办理《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见附件6)。审核通过的随迁子女应在预报名时间内在报名系统上输入《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的相关信息,并在报名确认时(或各市招生办确定时间)持本人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及相关的资格证明材料和审核通过的《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审核表》按要求到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资格证明材料主要包括随迁子女父母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居住证及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不符合在我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条件的随迁子女,所在中学应及早做好解释和学生的分流工作,引导学生尽早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以免错过,尤其是艺术类考生,因艺术术科考试时间较早,一旦错过将无法补报。
广东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网址 附填报网站系统教程
一、2020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网址 2020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网址入口为 ,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请仔细了解所报考的院校招生条件和历年录取分数线,也可以通过知分选大学系统 ,筛选出自己可以报考的大学。
二、广东高考志愿填报教程和指南
一、读透高校录取规则
有许多考生或家长,在考虑高考志愿填报时,往往把主要经历放在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而忽略了对高校《招生章程》的阅读。其实,要填好志愿,高校的《招生章程》是不可不读的。因为《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的内容尤其是“录取规则”,是高校对社会和考生的承诺,高校必须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因此,考生要仔细阅读。
之所以要读透高校录取规则,这里说的是要“仔细”阅读,是因为许多文字,不仔细琢磨,容易被忽略。也就是这里要谈的细节问题。
高校《招生章程》“录取规则”中,就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问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被忽略。我们仔细剖析《招生章程》,希望在新一年的填报中,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
(1)平行志愿的低投档比例或“不退档”承诺
阅读高校《招生章程》的“录取规则”里,要明确调档比例。如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一般都在高校招生计划的105%左右。但也有高校提出只按该校招生计划数的100%调档。
不要以为调档比例只是院校和省级招办的事情。其实从高校明确提出的调档比例中,可以读出一些对考生非常有用的信息:如投档比例100%,,则意味着零退档,只要愿意服从调剂,身体不受限。这个信息对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平行志愿投档后如被退档,则只有等待征求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
(2)梯度志愿第一志愿录取满额,也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
对于传统的"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省份来说,一般高校只有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但也有一些高校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3)录取条件或要求
当然,"录取规则"里,更多的是一些限制性要求。有关限制性要求,多是针对部分专业或部分身体受限考生。但也有一些院校提出了"超宽"限制要求,也就是限制面比较大。
(4)专业学制的"不三不四"
除医学类本科专业为五年外,一般本科专业为四年,但却有不少非医学本科专业"不四"。一些院校在《招生章程》里会有特别说明,或在《招生计划》会有备注。如学制一般5年的专业有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
二、摸清学校底细
报考大学,请先看清楚具体专业和合并情况,不能够单单看学校的简介,很多高校出于招生的需要,刻意隐瞒了一些事实。如果报考之前不慎重,等去了再后悔,实在令人惋惜。更别说各学校之间的相互比较、分出优劣了。而如今正是信息时代,各种资料满天飞,各种消息扑面而来,真伪难辨,对错不知。由于广大考生及家长不是专业人士,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要想在不长的时间内了解情况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完成高考志愿填报,就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资料的全面性、多样性、客观性,以及其可比性,也就是说各种资料进行对比,必须具有可比的条件,符合对比的要求,不然不是没有意义,就是作用不大,甚至会有副作用。下面我们了解一些可供参考的信息。
1、“985”高校
“985”大学应该说是重点中的重点,国家竭尽全力扶持这些高校,无论从财力还是从人力上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考入这样的高校,会“身价”倍增,也会前途无量。
2、211工程”高校
“211工程”大学应该算是上是大家眼中认可最早的重点大学了。这种高度认可也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契机,同时也给学生无限的可能。一般来说,“985”和“211”工程院校都是在本科提前批或者是第一批录取,分数比较高,有实力的同学可以重点考虑。
报考建议:如果要报考一个最好的中国高校,可以“985”顺序来报考,如果分数不够这些学校,可以考虑非“985”和“211”高校,同时考虑学校所在地城市。
3、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启动实施“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目前985、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建设”。有实力的考生对双一流高校可重点关注。
当然,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也可以挑选一些虽然不在三个名单中,但是仍然出色的专业高校,如军事院校、中戏、中央美院、外交学院等。或者干脆一点,直接去中国香港、澳门的大学读书。
三、参考全国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全国大学一级学科排名和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情况对报考研究生作用非常大,只需“对号入座”就可以了,而对于高考生就不完全如此了,由于全国大学一级学科排名和国家重点学科是根据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进行的,而本科生的专业目录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故而不能简单地完全“对号入座”,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对号入座"的,具有非常高的参考可用价值是无疑的。
四、理性参考各类“大学排行榜”
各种“ 大学排名 榜”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尽管目前国内关于高校的排名榜很多,排名的依据和参照因素不尽相同,调查的范围大小不一,因此有些“ 大学排名 榜”不免失之科学和客观。对高考考生来说,如果能够正确看待各种排行榜和理解它们的意义,对于填报志愿也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考生和家长究竟该如何理性看待高校排行榜呢?某高校招生办主任表示, 大学排名 可以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参考资料,但不应过分迷信。“由社会机构推出的各种大学排行榜公信度不高,而目前又没有官方制订的排行榜。因此,考生在选择学校时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光看排名或许能够对学校的办学层次有大致了解,但名次相近的大学之间的排序不一定客观。建议考生和家长可以这么看:比如1-10名,应该比30-40名好,以此类推,圈定一个选择的范围。这样相对来说,就比较合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